1916年(大正5年),日本統治下的臺灣,舉辦了一場「臺灣勸業共進會」。第二會場(設在今天的植物園一帶)正門外,有一棟建築物,上面寫著「太虛幻境」字樣,並像是菜單一樣羅列著「火中美人」、「井中美人」、「北港媽祖身」、「關帝君顯聖」、「空中美人」、「海底美人」,還有兩行英文字,寫著「THE MOST WONDERFUL SPECTACLE OF THE 20TH CENTURY」(二十世紀最棒的景象)。
幻境的入口處,設置了一個岩石洞窟,內有一女性身處烈火之中,即「火中美人」。接著,是在井底居住的「井中美人」。走過數步之後,則依序是在天空飛翔的「空中美人」、在海底游泳的「海底美人」、臉長六尺卻仍容顏秀麗的「馬面美人」、有頭卻無身體的「掩身美人」等。
參觀路線的終點,則有一漆黑舞台,最初顯現的是北港媽祖廟,並有一僧侶在廟前祭拜,而媽祖的身影在空中朦朧浮出。下一個畫面,則是轉換場景至關帝廟,廟中供奉的神像突然變身為騰雲駕霧的關帝君。接著,又變為春天賞花的「美人」翩翩起舞。當背景變為荒野時,「美人」也變成老嫗、變為白骨,最後則是轉生成臺灣少女的模樣然後落幕。……
http://gushi.tw/archives/1425